雷姓溯源
畲族雷姓,是中国东南地区世居族群,是南方原住民。族群源于今粤、闽、赣三省交界的凤凰山。即今榕江、韩江、九龙江、晋江流域及江西南部,与南方几何形印纹陶遗存的一个分区基本吻合。根据考古发现和大量基因检测结果,畲民是由元谋人的一支,先向南后沿海岸线往东进入凤凰山,不断进化繁衍而来。周代称为“畲家”。在洪荒时代,雷姓先民一方面对自然现象的Lou感到恐惧,另一方面又依赖Lou,因对Lou格外崇敬,久而久之,对Lou形成了神化观念,并作为标识。因其内涵是打雷的“雷”。“雷”就成为姓。
汉文史籍中,畲族雷姓周代称为“畲家”,秦汉时为“南蛮”,唐时为“蛮獠”,宋元时为“畲”,明清时被污称为“盘瓠子孙”,民国时为“苗民”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经民族识别,1956年12月8日,中央统战部给浙江、福建等5省的电文正式确认为“畲族”。
“畲”之义,霞浦县水门乡茶岗等处的《雷氏宗谱》中有《释明畲字义》之专文:清乾隆二年(1737年),奉闽省督抚督宪郝卢具奏,普天之下,最善良者莫畲民若也。男耕女馌(馌:给在田里耕作的人送饭),恪守法纪,其风俗近古。......循例古法,勒石铭禁。乾隆十七年又蒙查明“畲”字义。历朝来,广东、广西、江南、江西等处皆有蓝、雷、钟、李散居处焉。服贾力田者有之,登科第隶仕籍者有之,未见有“畲民”二字名色。唯福建、浙江固有畲民之称“畲客”(即畲语的shan ha)之号,不知其何谓也?而字书不载。“畲”字字典内有,畲奢二音,释为,日畲奢,又曰火种也,其义近农民。命督抚部院查核,督抚部院召问老叟雷有金云:“开山为田,以供赋税,高地无水之处栽种山苗,山苗即所谓‘奢禾’,该地邻人因我们业种‘奢禾’,遂称我们曰‘奢客’。如今之采茶,人俱称曰‘茶客’一类,世人不识其义,且不知来质,以猜疑我们往古之日大抵从番而入,捏造入番二字,合即读畲字,以是云耳。”这里的“奢”是指“园地”,因备语发音是“xia”。“奢禾”,实为“山稻”“旱”。用汉字“奢”来注者“xia”,实际上是不准确的。雷姓畲民认定本族群源自今粤、闽、赣三省交界的凤凰山。据考古与文献资料及雷姓畲民记忆,早期凤凰山包括如今韩江、榕江、九龙江、晋江的四江流域以及江西南部,与中国南方几何形印纹陶遗存的一个分区基本一致,并创造了像“畲”“雷”字的图像文字。直到晋代,北方其他姓氏人群才进入凤凰山,进行交往交流交融。
汉文帝初年(前179一前173年),南海王反汉,被“以其军降,处之上淦”(今江西樟树一带),直至庐江(今安徽),凤凰山部分畲家雷姓被同迁。唐初,封建统治者在凤凰山推行封建化,部分雷姓畲民迁出凤凰山。明代中后期,统治者对畲民进行残酷镇压,雷姓畲民大量“遁逃”至闽中、闽东与闽北山区。清代,迁往浙江的雷姓畲民有18支回迁福建。
雷姓入闽
据考古发现,5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的一支向东移动,进入广东,然后进入闽南地区。
隋朝末年(607-617年),雷风顺从广东潮阳进入罗川(罗源),转迁长溪(今霞浦)、大黄坪 (今属福安)。唐初再迁长溪灵岩(今属福安)、杉木林、柯厝下、池近(上金斗洋)。
唐永泰二年(766年),雷进裕一家五人由潮州凤凰山出发,迁至罗源县十八都苏坑境南坑,后迁徙浙江处州府青田鹤溪村,住大赤寺(现景宁畲族自治县澄照乡大赤洋村)。
唐建中四年(783年),雷甫因谤讼避难,由江西抚州白水障入闽定居汀州宁化县招贤里。
唐光启二年(886年),雷姓人与盘、蓝、钟姓共360余口,由凤凰山迁出,从海路至连江马鼻上岸后定居罗源大坝头。后裔分迁闽、浙各地。
唐景福二年(893年),雷声等率众随王审知入福州,后有雷伯兴等人被“派遣”到永泰嵩口、罗源车溪等地驻扎“屯田”,进而定居开基。
唐天复二年(902年),雷鸾由江西丰城入闽避乱,居建安璜溪(今建瓯房道村)。
北宋年间,一支雷姓由广东潮州迁入今连江筱堤镇蛎坞村。元泰定三年(1326年),雷桂由浙江景宁县回迁入闽,定居松溪。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雷震由江西八角并迁入古田旧城北门,长子雷聪和四子雷达定居大桥镇梅坪村,后裔分迁大桥镇溪源里村。
明隆庆四年(1570年),雷天群携子由广东迁入罗源尖山大坪。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一支雷姓由广东东莞经连江马鼻上岸,后迁入福鼎。
清顺治元年(1644年),明初迁往浙江的雷姓后裔雷明,由平阳县清街回迁福建,定居今福鼎硒溪镇朝阳村。
清顺治二年(1645年),明初迁往浙江的雷姓后裔雷维吴,由平阳清街回迁福建,定居今福鼎太姥山镇财堡村内财。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明初迁往浙江的雷姓后裔雷元富,由苍南回迁福建,定居今福鼎太姥山镇竹下村坑头。
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雷土生携7个儿子由广东潮州迁入今顺昌县元坑镇谟武村。
清道光二年(1822年),雷能荣(雷宪21世)由江西石城迁至建宁伊家乡伊家村。
清咸丰九年(1859年),雷世棉沿海路由广东东莞到连江马鼻上岸,辗转霞浦赤岸迁入福鼎前岐镇。
清宣统三年(1911年),雷炳兴由今浙江庆元大冶乡下道干村迁入顺昌岚下乡桃源村梨坪。
主要聚居地
以“大分散,小聚居”形式分布于全省9个设区市的416个村庄,主要聚居在连江、罗源、南安、宁化、蕉城、福安、福鼎、霞浦等县(市、区)。畲族雷姓在千年迁徙中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存有70部《雷氏族谱》中,以独有的“大、小、百、千、万、(念)”来记录行第。
文化遗产
雷姓文化遗产繁多,祠堂以云霄“五通庙(汉代)居古厝之首;陵墓以唐代雷海青墓最受敬仰;历史人物唐代雷万兴、雷海青事迹流传至今;古建筑闽东一带居多,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4处,市县级2处。在聚居村落,雷姓至今流行全国通用的语,“对歌”则是用纯畲语表达的典范。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国家级5项,省级11项,设区市级18 项,传承人共35人。
仙字潭岩刻 从华安官畲畲族村至诏安县,有一条延绵200多千米的弧形远古摩崖石刻分布带,距今5000-10000年。石刻的代表是华安的“仙字潭摩崖”,位于华安县沙建乡苦田村,距漳州市区34千米。这些岩刻,史书记载“有文纵横如篆书”“虫文鸟篆不可识”“仙书”或“仙篆”之说,故其地名为仙字潭,摩崖符号为“仙字潭岩刻”。这些岩刻,雷姓畲民记忆传承中是祖先所为。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专家在1957年调查时,认为是唐初被征“蛮僚”(唐时对周代“畲家”的蔑称)所。1961年5月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雷氏宗祠 坐落在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内。清雍正八年(1730年)始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破坏,2002 年重修。祠梁架错彩描金,廊扇木刻反映了雷氏先人的勤奋、勇敢和开拓的历史。祠内尚存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秋世儒为宗祠亲书“凤山衍庆”匾额,匾中凤山则指备族祖居地凤凰山流域。大堂供奉着开基祖雷文寿、雷志茂以及对半月里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张良粥。是半月里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代表内容之一。
霞浦半岭村观音亭寨 亦称官路亭、半岭亭,坐落在霞浦县水门畲族乡半岭村东。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建。寨依山势,沿东北方向筑寨墙,用条石和乱毛石砌筑,为半岭村古代雷姓畲民御敌察堡。残墙尚存118米长,高5.4米。只设东寨门,门石刻楷书“观音亭寨”4字,每字2尺见方。亭门外竖有 16块碑刻。1986年被霞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半岭观音亭被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列为全省唯一畲族文物名胜点,2001 年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列为国家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霄五通庙 坐落在云霄县火田镇西林村南。建于汉朝。元至元八年(1271年)漳州路总同知、宣武将军陈君用重修,西林城增祀中国南方神道“五显大帝”,悬匾“五通庙”。《平和县志》《云霄厅志》记载:“查此庙石柱镌盘、蓝、雷氏捐拾字样。”2010年9月与台湾省台中、南市昭灵宫结为友好宫庙,互相赠送“护国佑民”牌匾及“财神爷”石神座,开展联谊活动。2013年被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杭树槐堂 坐落在上杭县古田镇苏家坡村。明末由雷进坤始建。堂系悬山顶屋面,穿斗式木架构,三合土地板,砖木结构,一正两横布局。民国18年(1929年)10月中旬到第二年3月,中共闽西特委机关进驻。毛泽东在此创办了平民小学和早期党校——闽粤赣班干部培训班。2005年5月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霞浦半月里村雷世儒大厝 位于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始建。大厝大小房间38间,柱子126根,古宅雕梁画栋,多为文物构件。2005年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霞浦半月里村龙溪宫 坐落在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清雍正九年(1731年) 始建。其戏台藻井以五层方斗逐级装嵌,形成远观四方、近视八角的藻井。其工艺烦琐细致达到一斗三出跳,独具畲族建筑特色。官中尊奉平水明王和雷万春元帅。2006年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霞浦福宁山民会馆 又称“福宁三明会馆”,坐落在霞浦县松城街道旗下街6号。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会馆建于西郊教场头,民国7 年(1918 年)8月建新会馆于现址。是闽东雷姓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闽浙赣畲族民众联合组建的社会公益组织场所,属于全国唯一跨省、跨地区的畲族公益团体的会馆。2005年被列为霞浦县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遗畲族民歌(宁德)及传承人 畲族民歌,福建畲民称之为“歌言”。大部分是临时即兴,寓意深刻,比兴动人。“连罗调”崇尚假声,最有特色的是“双音”,男女双方歌手都必须用“假声”。后一声部与前一声部相差两或三个字时开始接唱,先唱者在结束处加长音,让后一声部跟前一声部一起结束。2006年5月,畲族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为雷美凤、雷石凤、雷先梅、雷远姐。
国家级非遗畲族医药(六神经络骨通药制作工艺)及传承人 罗源县八井村雷氏始迁人雷安居、雷安和兄弟,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迁入吾洋,承传畲家祖上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认识——“六神论”认为身体生命由心、肝、肺、脾、肾、胆六脏的“六神”主理,并把武术 (拳术) 和“六神”结合,用青草药治疗小儿科疾病和各种疑难杂症、骨科、蛇咬虫叮。2008年6月,族医药(六神经络骨通药制作工艺)被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为雷桃俤、雷知文。
国家级非遗畲族服饰(罗源) 畲族服饰是“凤凰装”。1975年,罗源县畲族女性服饰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定为全国畲族代表装。由7个部分组成:上衣、裙子、水巾、手巾、围身裙、脚绑、鞋;饰品有6样:凤凰冠、耳仰(耳坠)、扁扣、手镯、脚镯和戒指。发式有3种形式:少女、订婚或准备订婚姑娘、已婚妇女。制作程序以专业裁缝匠和置衣者相互配合进行。传承至今,每位雷姓备族姑娘出嫁时都要着豪华“凤凰装”上轿,同时还要随带3-5套畲族服饰做嫁妆。2008年6月,族服饰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遗畲族小说歌及省级传承人 畲族小说歌发源于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村是畲族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村落之一。小说歌滥觞于清代,最初畲族歌手中一些能识字的人将汉族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为本民族山歌口头唱本和手抄唱本,如《白蛇传》。后逐渐在本民族流传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生活、心理、语言特点创作了一些作品,如《历期歌》《钟良弼》《十贤歌》《钟景祺》《蓝佃玉》等。小说歌作为长篇故事歌,是畲族民众创造的独特文学样式和文化载体。现存手抄本和口头小说歌有130部。2006年5月,畲族小说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代性传承人为雷国胜、雷翰琳。
国家级非遗畲族婚俗(霞浦)及省级传承人 畲民以歌传情、以歌结交、以歌述怀、以歌欢娱几乎贯穿从恋爱到完婚的全过程。霞浦雷姓畲族婚俗有成套的仪式,包括议婚、订婚、“做表姐”“新郎酒”等。“新郎酒”又称“暖房酒”“佳期酒”“八仙酒”,由“暖房头”和“暖房脚”8人陪伴新郎入席。入席者通常都穿戴长衫礼帽,席间每个程序都要唱诵歌令,且边吃边轮番与洞房内的新娘及其陪伴者盘对喜歌。水门畲族乡茶岗等处的“会八仙”别具一格,入席者有“驸马”(新郎)、“八仙”“乐歌”等10人,席中还有丰富多彩的舞蹈表演,有的再加10男10女相伴盘歌陪唱。新郎酒至“下四盘”即暂停,转入“闹房”。“闹房”从“叫门”起,每个程序都要唱诵歌令。最后,到“凤凰山”寻取“凤凰蛋”,找到“凤凰蛋”后,大家合唱《喜庆歌》,结束闹房,再上酒菜吃“下四盘”,宴罢,送新郎入洞房(称“麒麟送子”),整个宴会结束。2014年8月,畲族婚俗(霞浦)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为雷其松。
省级非遗畲族艺布织染缝纫技艺及传承人 罗源县畲族苎布织染缝纫技艺,材料主要是苎麻布、腰带(蚕丝彩带)、彩线和花边等其他饰物。织腰带等则以自养桑蚕抽成丝线做“经”,购各种颜色的棉纱线做“纬”。畲族种植苎麻历史悠久,人工纺织出的苎麻布,是畲族人裁缝凤凰装的主材料。苎麻布具有抑菌、透气、凉爽、防腐、防霉、吸汗等功能。2007年,罗源畲族苎布织染缝纫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为雷妹金。
省级非遗罗源八井拳及传承人 罗源县松山镇八井备家拳,一直以龙庄、虎庄、猴庄、鹤庄、龙虎庄、七步流星、十八罗汉等十几种套路维系。既有南拳刚健敏捷的特点,又有完整的以守代攻风格,基本动作多模仿飞禽走兽,具有防身健体的作用,并与畲医畲药融为一体,对跌打损伤、血脉堵阻有很好的疗效。2007年,八井拳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为八井村村民雷明德。
省级非遗南平岭炳洋畲歌(扩展项目) 及传承人 南平市延平区水南街道岭炳洋畲族山歌歌唱时基本不使用“假声”,其引吭高歌,歌声淳朴、悠扬,声音洪亮者唱出的歌声能传很远,在高山坡上唱时,距离三五里外都能听见。山歌歌唱的形式除独唱、对唱、齐唱外,还有二声部重唱,“双条落”。2005年10月,岭炳洋畲族山歌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雷茂发。
省级非遗宁德畲族“三月三”节俗 “三月三”民俗节,又称“乌饭节”和“对歌节”。每年的“三月三”,畲民都要采回“粘米乌”(乌稔)叶,捣烂之后熬成汤汁,用它浸泡糯米,蒸成“乌饭”食用。“三月三”吃乌饭,是为了纪念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民抗击官军的残暴统治。相传有一年畲民粮食吃尽了,就以粘米的果子充饥,靠它保持了体力,最后取得了胜利。第二年“三月三”,雷万兴想起要吃粘米乌果,可是这时粘米乌尚未结果,畲民就摘采它的叶子做成乌饭食用,此后就成为一种习俗。每年“三月三”都要吃乌饭、办歌会,山歌盘答,通宵达旦。2005年10月,“三月三”民俗节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省级非遗奶娘催罡巫舞及传承人 奶娘催罡巫舞一直流传于闽东民间,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据福安市穆阳镇畲巫雷太生家谱记载:“由太始迁人法振公自康熙五十一年遇闾山传授巫流技艺......后经八代相传,历时二百余载,叔侄协共十四人习此艺外出游行。”奶娘催罡由“罡头”“罡尾”和11个罡步组成。分别是八步罡、锁链罡、失亥罡、养身罡、梳头罡、扣缠罡、先面罡、照镜罡、笼米罡、筛米罡、钓鱼罡。显著特征是男扮女装。至21世纪初,福安市社口镇钟伏成家族和穆阳雷太生家族成员,很多还在从事奶娘催罡类民间祭祀舞蹈活动。2005年10月,奶娘催罡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省级非遗畲族武术盘柴槌及传承人 畲族武术源于潮州凤凰山。盘柴槌又叫盘柴糙,为先人雷乌龙首创,后经各代武术宗师的传承、发扬,并与其他武术门派研习、交流、创新形成。盘柴槌分为长棍和短棍。长棍又叫丈八棍,长一丈二尺,由单人耍弄,共有10个招式。棍头一端加有铁制的棱尖,用于对付野兽,狩猎时三米以外就能刺到猎物。定居农耕后,长棍长度仍保留,而且在长棍套路中仍然保留有对付猎物的冲刺动作。短棍又叫梅花棍、齐眉棍,长六尺,两人对打,也可以一人单打,招式多样。盘柴槌棍术动作,有双头挺、三步跳、四步半、七步、九步、猴子翻身等,每个动作都有攻有拦、攻守结合,步伐稳健,有快、猛、活的特点。2009年5月,畲族武术盘柴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雷大瑞。
省级非遗福安金斗洋畲族拳(畲族武术扩展项目)及传承人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南少林寺武僧林铁珠因逃难而隐居福安金斗洋村,授艺畲民雷国楚。为捍卫族人利益,防匪防盗,雷国楚广收族人传授武艺,融畲族传统的槃功夫与南少林武功于一体,衍化而出一种技击和健身价值颇高、具有独特风格和地域魅力的武术体育项目。练功要求一疾、二硬、三力,被誉为“三绝”。讲究实战,套路苟短精炼,结构紧凑,其动作招招立足于实用。2009年5月,福安金斗洋族拳被列为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传承人为雷盛荣。
省级非遗福鼎双华畲族“二月二”歌会 双华族“二月二”歌会,又称“会亲节”。所谓“会亲”,系指原由福鼎佳阳畲族乡双华村与福安坂中分炉至浙南、闽东各地的畲族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回祖地相聚,举行会亲活动。后发展成包括游灯、对歌、打尺寸、火头旺等项目的畲族传统民俗综合文化活动。福鼎双华畲族“二月二”歌会,从清初至今已延续300多年。双华村85%以上村民是畲族,以雷、蓝、钟姓为主。2005年10月,“二月二”歌会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省级非遗闽东畲族乌饭制作技艺及传承人 乌饭是用山上的一种叫乌稔树的野生植物,取叶煮汤后将糯米泡在汤里数小时捞起,放在木桶里蒸熟而成。乌饭米粒晶莹圆润,色泽蓝绿乌黑,并带油光香软可口,有淡淡甜香味。用布袋装挂于通风阴凉处,数日不馊。再加上猪油、花生、红糖等辅料,更加美味可口,有“一家蒸十家香”之说。《山家清供》(闽食谱,南宋林洪撰)则认为乌饭“日进一合不饥,坚筋骨,益肠胃,补骨髓,久服变白去老,除睡,益气力,轻身延年,固精养颜”。2011年12月乌饭制作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元梅是乌饭制作技艺传承人之一。
省级非遗畲族山歌 畲族山歌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形式。无伴奏,其演唱以轻声细语为特色。主要场面是畲民男女对唱,主唱方一般由主人发起,客人为应唱方。在词曲结构方面,歌调有宫、商、角、徽、羽5种调式,其中商调式分布最广。讲究畲语押韵,即兴编唱,有的歌手对唱一夜而不重复。唱时用夹有“哩、罗、啊、依、勒”等音的“假声”,平时学歌时不夹假音唱叫“平唱”。通常逢年过节、探亲访友等活动,畲族雷、蓝、钟诸姓之间或同姓两地之间的男女比赛式对唱。2010年8月,畲族山歌被列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省级非遗畲族医药(福安)及传承人 畲族医药历史悠久。畲医认为,人的生命由心、肝、肺、脾、为肾、胆六脏的神来主宰,通常简称为“六神”。畲医把疾病分为寒、风、气、血和杂症五大类,每类又根据症状分为72种,治病绝大多数采用青草药。资料记载的青草药就有1000多种,应用时大都是随用随采。有的按季节采集,经过粗加工后备用。畲医擅长单方、验方和秘方来治疗各种疾病,如儿科风症、妇科不孕症、喉科顽疾、青草接骨等。畲医治病有独特的方法,有立竿见影之功效。2008年,福安市畲医药研究发展中心成立。2010年,《福安畲医畲药》一书出版,重点介绍福安畲族医药的诊疗特点阐述畲医“望、问、切”辨证施治,对疾病按“寒、气、风、血”类型和治疗方法进行归纳分析。书中收人畲族青草药334种,2000多帖单、验、秘方,还收集了畲医传人、畲族古书、药具等照片60多张福安畲族医药采用单方、验方、秘方等,对以儿科、妇科、喉科、骨科为主的疾病进行中医治疗。2011年12月,“畲族医药(福安)”被福建省政府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产名录。省级非遗雷姓传承人有:妇科第五代传人雷伏梅等和骨科第四代传人雷寿德;福安市县级骨科第五代传人雷金全;福安市县级伤寒科第五代传人雷木仔。
人物
宋以后共有雷姓进士29人。
主要代表人物
雷万兴 广东潮州人。唐总章二年 (669 年),闽南泉州和粤东潮州地区畲民,在雷万兴等首领的领导下,揭竿起义,即史上所谓的“蛮僚啸乱”。如今,各地畲民为纪念雷万兴,每年“三月三”都蒸制乌米饭,或合家共餐,或馈赠亲友,并举办舞会,集体对歌,欢度节日。
雷海青(696-756年) 清源郡(今泉州南安)人。唐玄宗时期著名宫廷乐师。其籍贯有多种说法,主流观点认为是福建泉州南安罗东坑口人。据《南安市志》等文献记载,雷海青少时随家班学艺,受严格调教,虽口舌笨拙而不言,但善音律,精通“四管”乐器,尤擅箫笛、琵琶演奏。后随所选秀女、莆田江采苹(后为梅妃)一同进京,入选梨园为乐师。唐郑处海《明皇杂录补遗》记载,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叛军攻入长安,捉拿文武朝臣及宫嫔乐师等送至洛阳。安禄山在凝碧池赐宴,持刀逼众乐师奏乐、编排歌舞。雷海青抗命不从,举起琵琶痛击安禄山不中,被安禄山下令肢解示众。于是,雷海青的忠烈事迹传播天下。“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玄宗追封雷海青为“天下梨园都总管”。位于莆田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浦口宫西侧的飞云庙,就是奉祀雷海青而建。为了纪念雷海青传播梨园乐技之功以及缘于对其忠烈精神的崇仰,民间艺人遂将其神化,尊为“田公元帅”,奉为戏神。雷海青是泉州普遍供奉的戏神、挡境神、相公爷,也称“田都元帅”。莆田及闽北一带则称“田公元帅”。
参考文献 | 《福建姓氏志》
编 辑 | 徐华伟
审 核 | 蔡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