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畲族大分散、小聚居,民居经历了从“草寮”到土木结构的“瓦寮”房屋的变迁。民国时期是畲族民居“草寮”、“瓦寮”并存的转型期。解放后,畲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与汉族几无大差别。
畲族一户建房,全村帮工,帮工者只用酒饭,不拿工钱。建房前要择吉日奠基、架木马,而后劈扇料,制作木构件。上梁之日,要备熟猪头、鸡、鱼、酒、菜,以及草鞋、木屐、雨伞、笔墨砚、镜子、胭脂、头梳、花线、红带子等物祭鲁班仙,请紫微銮驾。上梁时辰一到,鞭炮齐鸣,木匠师傅将缠悬红布的正梁架好后,用亲朋送来的稻米与红布压梁,备馒头分馈众人,以示彩头好,并在当晚宴请工匠和亲戚朋友。
房屋落成后,择日砌灶,然后择吉日迁入新房居住,俗称“入宅”。入宅时全家人手拿工具、火把或灯笼,象征生活红火,户主肩挑祖公香炉、斗灯和火钵,路上不断地往火里撒盐,发出爆声,象征发丁发财,同时放炮竹,按辈份大小鱼贯进入新房,尔后把祖公香炉、斗灯移到厅堂桌上,点香秉烛祭拜。当晚摆入厝酒宴请亲戚朋友。
畲族的古老民居都是深宅大院,堂屋高大、宽敞,也是装饰的重点,神龛、窗棂都有镂空木雕和浮雕装饰。堂屋依木柱用木板隔间,板壁上露出半圆的木柱,在对应的木柱上贴着红纸浓墨的对联——每逢新婚、祝寿、春节等重大节庆都要贴对联。
清代以前,畲族古住房大多是以竹子为架搭成的“悬草寮”。这种茅寮称“千柱落脚”或称“千枝落地”,四面通风,呈“介”字形。架料多缚成框格型,寮面的悬草也是打成草匾之后盖上。大多没有隔间,前后开门,不开窗户,没有烟囱,一般占地面积20平方米左右,寮高3米,墙高2米左右。有的山寮成“人”形,仅在寮中央竖1排3~5根树叉,叉上架着横杠,两边斜靠若干木条,扎上横条(竹片),覆盖茅草而成。茅寮结构低矮,阳光不足,泥土地面,十分潮湿。
闽东畲族定居后,逐渐采用土木结构的居住模式,累石为基,筑土围墙,以较粗的木料为柱,早期多不用石柱,屋架有的用竹子架设,有的用木梁;期初也不用瓦片,而是覆盖以草帘,层层叠叠,使用几年后,再行翻新。
在闽东,畲族居住的房屋大体有“四扇厝”、“土墙厝”、“板壁厝”之称:一个撑梁的立柱桁梁,畲语叫“一扇”,一座房子一般有“四扇”木架,故称“四扇厝”。“四扇厝”分两类,外墙两面的“扇架”透空部分用木板相隔,也有用竹编,表面涂上泥草浆,当地畲民叫做“板壁厝”。外墙如夯上土墙,畲族人称为“墙厝”。清代,闽东畲族地区才出现“土墙厝”。土墙厝为土木结构,四方筑墙,屋架直接置在山墙上,屋顶呈“人”字形,盖以瓦片,有4扇、6扇、8扇之分。福安社口坑里畲族村曾有过1座10扇的土墙厝,可住20~30户。
著名建筑有蓝公府、富达蓝氏祠堂、樟坑大厝、十一溜大厝、观音亭寨、双华蓝氏宗祠、龙溪宫、雷世儒宅、大林钟氏宗祠、孩儿撑伞、山民会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