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畲族服饰在清代,特别是晚清时期迅速变化,并在清末民初得到较大发展,出现了若干地域类型,而服饰变迁的速度又呈现出男快女慢的特点。
历史上闽东畲族男女服装多用苎布和棉布缝制。服装颜色多为青黑或蓝色。男装式样和汉装大致相同,女装却与汉装区别较大,但其款式在区内各县大同小异。1949年后,随社会生活水准的提高,畲族男女青年平时服装的款式、选用布质和汉族无大差别,只在婚礼和节日喜庆活动场合仍穿用传统服装。
民国及其以前,闽东畲族男子传统服装为青黑或蓝色的大襟布衫。夏天穿用的大襟苎布衫用耐汗、耐磨、通风透气性能好的苎布缝制而成。其款式为对襟、无领,仅用蓝棉布镶领口,两肩上衬有棉布“搭肩”。苎布衫因其袖子长短之别,又分成长袖和短褂两种。夏天穿短褂较普遍。夏天男子所穿短裤,亦用苎布或棉布缝制而成。冬天畲族男子穿的大襟布衫,多用棉布缝制,故又称棉布衫,款式和苎布衫相同。冬天老人还加穿夹袄或棉袄,其式样均为中间开襟。要是出门做客就穿“钱吊”,中间开襟,两边腰间备有口袋,用以藏放钱物。缺棉布的就用双重苎麻缝成“马夹”穿用。冬天男子穿青、蓝的棉布长裤,裤子为直筒式,裤筒大,不论短裤或长裤,裤腰均接有15厘米的不同颜色棉布作“裤头”。腰带用布带。
男婚礼服装是红顶黑缎官帽(清代官帽),青色长衫,其襟、胸前绣花纹饰,青色布靴。除官帽、布靴族内借用外,一般男子结婚都缝一件青色长衫。
闽东畲族妇女传统衣服为黑色,向右开襟,其具体款式又因县而异。福鼎式,通常称福宁东路装,上衣分大领和小领。大领中部最高处4~5厘米,多用水红、水绿做底色,加绣花纹。领口装饰有2颗约2厘米粗的红绒球,球心镶有各色料珠,俗称杨梅花,球底托十几片布叶子,有的盛装背后还有银饰小薄片,胸前右边绣有图案,大襟上钉有两条长过衣裾的红色飘带,袖口以红、绿色布(或用绸)条滚边。有的少女装不绣花,只用印花红布缝在服斗上。霞浦式,又称福宁西路式,流行于霞浦县西、南、中部和东部畲村以及福安东部地区。其特点在于前后衣片长度完全相同,也是大襟式,有服斗和系带,可两面翻穿,逢年过节或外出做客穿正面,平日在家或外出劳动穿反面。领口低窄,中部最高处约2厘米。大襟一般是20厘米,服斗12厘米。服斗的刺绣集中在上角,左右侧均延伸至中线,右侧尽襟边,斜长16厘米,垂直6.5厘米,宽1~10多厘米不等,由1~3组图案组成,每组称“池”,宽1~3厘米,以红色为主。习惯以所绣组数,分称“一红衣”、“三红衣”;或按领口绣花,分为“花领”、“一行领”、“二行领”、“三行领”。青年妇女所穿的服斗绣花偏宽,最宽的“三红衣”三组花样并列10厘米以上,领口多为花领,绣工特别精细,多作为盛装、礼服。老妇和少女所穿的则偏窄,多只绣一条1厘米左右的小花边,反面服斗及领口都没有绣花,只在袖口、两侧衣衩内缘添条、套肩、系带和相应部镶蓝色布条。福安式,福安大部地区及宁德县畲族女装,纹样较简单,只在衣领上饰水红、黄、绿等虎牙纹,服斗上镶有一条3~4厘米宽的红布边,下端靠袖头处才绣以三角隅花纹(相传是当年高辛帝赐时盖的金印),两边袖口各缝一块1寸多宽的红布。此外,女裤与当地汉族类似,旧时是大裤头、大裤管、没有口袋的“便裤”,多为黑色,有的长度稍短,称“半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