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宁德市政协畲族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小组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工程。畲族文化研究中心李益长教授等专家围绕“数字+文化”融合创新展开深入研讨,标志着闽东畲族文化传承迈入智能化、立体化新阶段。
会议透露,宁德市已构建“云端+指尖”文化保护网络:开通“多彩畲族”微信公众号矩阵,发布2500余篇图文资讯;打造民族文化数字云小镇,通过VR技术还原畲族非遗“双音”“花斗笠”等技艺,实现“云上畲村”全景漫游;推出“畲语通“”微信小程序,让濒危畲语焕发新生。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市非遗云展馆运用AR技术让乌饭制作、提线木偶等非遗项目“活”起来,吸引近百万网友在线互动。
据悉,当前宁德市畲族文化传播渠道创新成效显著。今年“三月三”畲族文化节通过“直播+录播”双轨并行,全网传播量突破1.6亿人次,其中主题晚会登顶B站、优酷热搜,创下民族文化传播新纪录。这种“云端节庆”模式不仅打破地域限制,更通过弹幕互动、线上工坊等形式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热情,让畲族文化真正“破圈”。
下一步,宁德市将深化“数字文化+”战略,推进畲族文献数据库、有声民歌库等项目建设,构建全国畲族文化数字枢纽。市政协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我们将以数字化为翼,推动畲族文化从‘博物馆式保护’转向‘活态传承’,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科技创新中生根发芽,绽放新时代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