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县水门乡畲村雷竹种植调研侧记
中文系“民企扶持闽东畲村生态产业发展新模式调研团” 钟思敏
2015年7月10日,宁德师院中文系暑期实践队——“民企扶持闽东畲村生态产业发展新模式调研团”一行在霞浦水门畲族乡参加了该乡关于雷竹种植推广调研活动,参加这次调研活动的还有霞浦县委常委邱开养、副县长雷大联、水门乡林副乡长等。调研期间,我们随同霞浦县委邱开养常委一行深入水门乡大坝村等多个畲族村落参观了雷竹、太子参、蜜柚等种植基地,其中雷竹种植基地推广是本次调研的重点。
当天一大早,我们几位暑期实践队成员在李益长老师的带领下,早早地就来到了水门乡,由于事前已通过联系,水门乡林副乡长盛情接待了我们,在他的帮助与配合下,我们获取了大量有关民族乡村生态产业发展的资料。
调研期间,我们一行17人分乘两部车首先向大坝村出发了,一路上,邱常委向我们具体介绍了大坝村雷竹基地建设的情况和发展规划。原来雷竹又名旱竹、旱园竹,别名雷公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雷竹原产于浙江临安、安吉、余杭等地,由于早春打雷即出笋,故称之为“雷竹”,实为早竹之变种。雷竹有“笋用竹之王”的美称,发笋力强,集约经营的雷竹林,年产竹笋每亩可达到1.5-2吨。现通过对林地覆盖、施肥、增温等措施,可使其提前至春节前后出笋,或是“二季”出笋,从而产量和竹笋价格成倍翻番。
2011年,大坝村村支书雷成耀首先从浙江引种并试种成功,他随即无私地将雷竹种植技术传授给村里的畲民,并成立了民营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与本村广大畲民齐心协力,大力扩展雷竹种植面积,目前已形成了初步规模,已种植雷竹超过1000亩,年每亩的产值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
为了拓展雷竹市场,雷书记还经常陪同霞浦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去浙江取经问路,精心注册了雷竹“畲华宝”牌商标,有力地推动了该村雷竹基地建设。
到达大坝村雷竹种植示范基地时,我们调研团的同学便被眼前那一片片似曾相识的竹林所吸引。虽然已不是出笋的季节,但我们似乎看到了众多的笋尖正破土而出,朝着如火般的骄阳和汗涔涔的我们展颜微笑呢。
但由于目前许多村民对雷竹还不了解,甚至不肯冒险投资种植雷竹,大坝村的“雷竹致富之道”可能要面临发展的困境。通过考察并听取了大坝村畲民的建议,邱常委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设想。他说,可以通过政府行为,收购一批雷竹种竹,并将种竹免费分给畲村农民试种,试种成功后,种竹双倍归还,然后再将收回的种竹分给其他畲民,这样,畲民的劳动积极性高了,无后顾之忧了,雷竹种植势必得到广泛推广。
调研中,我们为广大畲民的致富激情深深感染,更为霞浦县各级干部的创业精神和爱民之心所感动,心想,有了这样一群勤劳能干的干群队伍,闽东畲村必能迎来“雷竹般”绿色的春天。
远处的是霞浦县委常委邱开养在水门畲族乡大坝村随同霞浦县委调研组参观雷竹种植基地
畲民收获的太子参